“同时搭建全国银龄教师综合服务平台,推广‘线上+线下’融合支教,不断加强数字赋能与实践模式创新。”
从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教授陈中原,到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耿文秀,他们“退而不休”“发光发热”,分别成了从华东师大优势学科加盟新疆师范大学和伊犁师范大学的银龄教师。仅在华东师大,就有21人次优秀退休教师成为国家“银龄计划”一员,支教12所西部高校。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28日获悉,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实施两年来,全国银龄教师突破3万人,招募人数大幅增长,其中基础教育领域近3万人,高等教育领域超3000人。
根据华东师大最新研究成果《国家银龄教师行动实施状态与发展前景》,银龄教师跨地域支教为主,持续从教意愿高,在受援高校的课程教学及学科建设、青年教师带教、课题申报与指导讲座及教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普教方面,在各地方实践中已初步形成国家主导、省级统筹、县级管理、学校实施、教师参与的发展格局,各省市积极探索出了国家—省—市—县”的不同层级组合和有效落实机制。
分领域看,在基础教育领域,其实践体系较为成熟,以中西部地区为主,全国逐渐展开,形成了银龄教师“支边”“支弱”“支缺”等多类样态;在高等教育领域,我国银龄教师的性别结构、年龄分布、职称结构差异明显,支援单位以部属、省属高校为主,学科专业种类丰富,而以理工类为主;在职业教育领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