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及同期活动10月12日至10月1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
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在上海高校引发热烈反响,师生们一致表示,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将之转化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有力举措,以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也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身创新实践,勇担时代使命。
积极推动创新教育
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给予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成长和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关怀。此次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深化创新教育改革的一次生动实践。作为高校,我们要锚定教育强国建设新部署新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要积极推动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同时,要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促进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敢闯会创的科技青年人才,进一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答好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交大答卷。”杨振斌说。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说,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关心青年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引导青年学子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今年,上海交大承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对全体师生来说,既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荣誉。学校将以此次大赛为起点,持续发挥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主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前瞻布局未来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持续提升创新策源水平,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支撑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同时,学校将继续强化校企科研合作,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让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转化为建设教育强国的有力举措,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交大智慧与力量。”丁奎岭说。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
青年创新创业教育
共青团复旦大学委员会副书记甲干初感到,总书记的回信让身在高校一线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和相关工作的教师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以“人类进步的源泉”的高度把握创新,以“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定位青年,这是对青年学生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厚望,也是对高等教育、高校教师提出的明确要求。“接下来,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深刻理解把握并投身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青年创新创业教育,提高科创工作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展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实现贡献高校教师的一份力量。”
此次,同济大学“智绘农稷”团队针对传统农机的痛点,推出了一款适应全地形的智能农机,项目获得大赛金奖。项目指导老师黄岩军教授说,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对科创育人的深情寄托,更是对我们肩负时代责任的深刻启迪。“我们要将科学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科研成果从纸面跃升至祖国的大地田野,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生根发芽。我们更应脚踏实地,钻研高精准、高效率的无人化农业车辆,为推动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为一名高校科研工作者,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启要教授同样深感振奋和鼓舞。“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了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并鼓励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科技创新,这与我们科研工作的核心价值不谋而合。这些话语不仅是对参赛学生的勉励,也是对科研人员的巨大鼓舞,这提醒我们,科研工作不仅是追求知识和真理的过程,更是服务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同时,我们也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引导他们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为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中国青年创业导师高伟表示,回信为学校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继续做好国创赛的组织动员和项目挖掘等各项工作指明方向,将进一步推动构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技创新与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相互支撑的有效机制,以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在参赛中加深对创新的
深刻理解与思考
此次大赛中摘得金奖的“拉曼透视眼”项目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伍宗誉是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学生代表之一,对此,他倍感荣幸和自豪。通过比赛,他由衷地感到,青年大学生对创新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思考,能收到回信勉励,更是心情激动。
“作为新医科项目,我们致力于开发基于生物光学、纳米科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深病灶检测定位技术,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前沿医学项目团队和领域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我们共同进步并期待齐力为国家医疗和人类大健康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受益于本次大赛提供的平台和契机,我们已与全国多所高校医学院和医疗企业洽谈合作,为我们的产品迈入更广袤的应用场景赋能助力。”作为博士研究生,伍宗誉说,他将继续深耕在医疗领域,为当下面临的健康难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担起青年学生和交大学子在创新医疗领域的责任,不负时代、不负期望。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冠军、“哪吒”参赛项目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博士生吕晨昕第一时间认真学习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也一遍遍复盘着项目一路走来的努力。“站在冠军领奖台上,无比自豪。我们的项目,定位是全球首个‘海空一体’跨域航行器平台,是一种能够连续跨越空中、水面和水下介质的原创探索性多域无人系统。在与其他参赛团队,尤其是新工科项目的交流中,我们真切意识到,当前许多创新项目可以结合传统工科、先进智造和人工智能后而大有可为。”
“‘哪吒’项目七年科研攻坚,十年磨一剑,我们产出了具备原创性和引领性的传统和先进技术结合的成果,使其在跨域航行技术上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与前瞻性。这一观察不仅是我们在此次大赛中最深刻的体会,也使我们更加坚定了继续探索基础工科与前沿科技结合的信念。”吕晨昕说,这次经历不仅是同学们科研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迈向未来的起点。团队将继续提升技术实力,扩展项目在国家安全、海洋观测和海洋资源利用等领域的应用,并将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与实践,推动相关前沿技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引领行业智能化与现代化的变革。
在创新的道路上
不断前行
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解决全球性难题贡献中国智慧,助力国家实现科技强国梦。这不仅是吕晨昕的心中抱负,也是同辈青年共同的心声。
作为一名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参赛学生,复旦大学2020级化学系本科生沈嘉城和团队得到了本科生创意组金奖。“党和国家为我们青年学生投身科技创新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我们的项目基于我主持的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自主研发了一种全新非对称纳米介孔材料,在未来,我将持续推进项目进展落地。”
同济大学“智绘农稷”团队学生负责人、汽车学院2020级本科生张昊博感到,在总书记回信的字里行间,体会到国家对青年学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视与期待。“我们定将把握这一重要契机,更加勤奋地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创新实践为我国智慧无人农业车辆的进步不懈努力,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此次的金奖项目“芯动未来”团队负责人、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22级物理电子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隋峰锐和团队,已在学校的支持下创办了芯司屿(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卡脖子”问题,深耕先进制程集成电路关键新材料领域,打造新一代二维感存算一体的中国芯片。大家将带着这份亲切勉励和期待,继续投身科技强国事业洪流,踏浪而行,引领潮头,在中国芯片事业发展的蓝图中书写华东师大物理人的奋进之笔。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学院本科生钱晟意识到创新实践对于青年大学生的重要意义。“作为创新的生力军,我们将以重要回信精神为思想和行动指引,承担青年责任,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今年总决赛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意组银奖获奖团队、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智械伴侣”项目负责人黄斌说,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将激励大家不断探索与实践。大赛结束是另一个新的起点。团队将继续探索以“机器人+AI”为科技内核,新兴潮流与传统文化为形象的小型人形态多模态智能陪伴机器人研发,让故事角色走出屏幕,真正走进现实里。
记者丨刘昕璐
来源丨青年报
编辑丨王越月
编审丨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