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

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媒体关注 / 正文

央视《良渚》纪录片播出 华东师大科学家揭示五千年前良渚文化衰变重要环境触发因素

2022年11月14日

  五千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五千年前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为何突然兴起?那时人们如何生活?如何雕琢出那些精美绝伦的玉器?何以筑起雄伟恢弘的城池?如此辉煌璀璨的良渚文明为何突然衰落?他们真的消失了吗?

  最近央视推出的大型历史文化类纪录片《良渚》采访了华东师大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张华教授,该团队发现了触发良渚文化衰变的重要环境因素。

97507


辉煌璀璨的良渚文明失落之谜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出现于约距今5300年前至4000年前,发展于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共发现500多处遗址,以良渚遗址附近的莫角山为中心区。

  它不仅拥有位于杭州的都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的良渚古城和古城外围的大型水利工程,而且在浙江、上海和江苏分布有多个次一级的区域中心,以及目前已经发现的上千个普通遗址点,是由平民、贵族和统治阶层这三大阶层组成的金字塔式结构的等级社会。

良渚古城以及外围水利系统

玉琮王

  考古发现还显示,它是以湿地稻作农业和家畜饲养为基础,同时还具有玉器、石器、漆器、木器、陶器、纺织等多种专门手工业的复杂社会。良渚,是东亚史前文化的一个高峰。

  然而,良渚文化在大约4500年前开始衰落,曾经的王城被平常百姓居住。良渚古城的近郊,普遍被洪水沉积覆盖,古国消逝。

  良渚文化的失落之谜,长期困扰着人们。


超强台风导致鱼山遗址风暴沉积


  2018年,华东师大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王张华教授团队,通过与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海博物馆考古部的合作,对浙江宁波镇海九龙湖镇的鱼山遗址地层记录展开研究,发现该遗址记录了良渚文化晚期的相对海平面上升事件以及强风暴灾害,提出海平面快速上升导致长江三角洲及杭州湾滨海平原在良渚文化末期发生大范围的水涝灾害,可能是触发良渚文化衰变的重要环境因素。

58C068

8BD2D9

  此后,王张华团队根据鱼山遗址的地层记录,进一步开展数值模拟工作,论证了良渚文化末期的相对海平面上升事件并非仅仅是局地性的潮汐水位增高,而是具有更广泛的区域意义;同时还论证了鱼山遗址的风暴沉积,由海平面上升大背景下的超强台风事件所形成。王张华团队的研究成果得到考古界的广泛认可。


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海岸带水涝灾害


  最近,王张华团队在良渚古城获得地层记录,更加精细地重现了良渚文化末期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海岸带水涝灾害发展过程,并指出良渚文化末期的气候、海平面变化和我们当前面临的气候形势——即全球变暖、海平面加速上升非常相似。

  因此,良渚文化末期不到300年、甚至很可能是百余年内的水涝灾害发展过程可以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很快将面临更加频繁的盐水入侵、更加强的台风、更加高的风暴潮潮水位和更容易发生的暴雨积水。

  鱼山遗址良渚末期的地层被风暴侵蚀,加上风暴沉积OSL测年误差较大,使得王张华当初误以为海平面上升事件发生于鱼山风暴之后,但后续的数值模拟工作和良渚古城更加连续的地层记录均证实,风暴事件更可能发生于海平面开始加速上升之后。


阅读原文


来源丨CCTV-9《良渚》纪录片

编辑丨王越月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