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

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媒体关注 / 正文

中华文明探源:回溯千年,遥望先民自强不息

2023年01月25日

  五千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4500年前长江下游的良渚古国为何突然崩溃?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用考古回溯千年文明,华东师大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张华教授团队,通过与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海博物馆考古部的合作,对浙江宁波镇海九龙湖镇的鱼山遗址地层记录展开研究,探寻触发良渚文化衰变的重要环境因素。

华师大科研团队在宁波的鱼山遗址现场展开研究。本文受访者供图

  如何通过鱼山遗址,来探寻先民跟着潮水方向,亦步亦趋的迁徙之路?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了解过去。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地层为书,可以穿越千年历史。

  良渚文明出现于约距今5300年前至4500年前,发展于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

  然而,良渚文明为何在大约4500年前崩溃?王张华教授介绍道,“2018年,我们对浙江宁波镇海九龙湖镇的鱼山遗址地层记录展开研究,发现该遗址记录了良渚文化晚期的相对海平面上升事件以及强风暴灾害,于是提出海平面快速上升导致长江三角洲及杭州湾滨海平原在良渚文化末期发生大范围的水涝灾害,可能是触发良渚文化衰变的重要环境因素。”

  从考古发现来说,鱼山遗址只是良渚文化分布边缘区一处十分普通的沿海低等级聚落。如何通过鱼山遗址,来探寻先民跟着潮水方向,亦步亦趋的迁徙之路?王张华教授分析道,“鱼山遗址其实是一个十分难得、重要的遗址,因为在这个遗址的地层堆积中,明确地记录了发生于史前的一次海平面快速上升事件和大风暴灾害。遗址地层堆积的时代,自下而上依次为河姆渡文化早期、河姆渡文化晚期、良渚文化、商周和唐宋时期。其中,河姆渡文化早、晚期文化层,良渚和商周时期文化层之间,均被自然淤积层分隔。尤其是在属于良渚文化的泥炭层顶部,有一个显著的侵蚀面。另外,遗址区发现一条沙脊地貌,泥炭层顶部的侵蚀面和沙脊地貌是典型的风暴产物。”

  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了解过去。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地层为书,可以穿越千年历史。王张华教授和年小美博士等研究人员根据放射性碳同位素和光释光测年结果,并和邻近的田螺山遗址地层测年结果进行对比,认为该风暴事件发生于公元前约2560年。该风暴事件能够侵蚀泥炭层并可能摧毁大树,推测其强度应相当于强台风或超强台风。

  在鱼山遗址出土的人面纹陶器耳,纹路宛如先民生动的笑脸,有考古专家称其为“宁波的微笑”。在遥远的史前时代,我们的先民已经有了乐观开朗、自强不息的性格特质。“可以想象正是受自然环境影响,先人有了自己的信仰,变得更加团结。”

  鱼山遗址良渚文化末期的古风暴事件到底有多强?这不仅关乎探寻良渚文明失落的环境因素,更折射出先人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文明的不易,先民们既要与自然趋利避害,也需与自然斗智斗勇。

  鱼山遗址地层的硅藻和海相沟鞭藻微体化石能提供哪些依据?王张华教授说道,“通过硅藻、海相沟鞭藻鉴定和有机碳来源分析,确定了覆盖良渚文化层和河姆渡早期文化层的自然淤积层均形成于海水环境,反映了海水入侵事件。利用该遗址地层重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进一步显示,在良渚文化末期,公元前2560-2440年期间,长江口-杭州湾的相对海平面快速上升0.95±0.52米。”

  那么,这次海水入侵事件是鱼山遗址的局部现象,还是杭州湾滨海平原的普遍现象?

  “对比前人的大量研究后,我们发现这次海平面快速上升事件,在姚江平原普遍形成海侵地层,导致该区新石器遗址文化层堆积的终止。在杭州湾顶部,也发现同样的海侵地层。在杭州湾北部的太湖平原,海侵证据只发现于古海岸线附近的研究点,太湖平原内部广大地区则表现为局地水位上升,反映伴随这次海平面上升事件,太湖平原以淡水水涝灾害为主。因此,在良渚文化末期,由于相对海平面的快速上升,长江口-杭州湾滨海平原普遍发生严重的水涝灾害,从而深刻影响了先民在该地区的生产和生活,甚至可能导致良渚古人放弃家园、迁移他处。鱼山遗址的地层记录还显示,河姆渡早、晚期地层之间的海侵地层也对应了一次海平面快速上升事件。可见,海岸平原因其地势低洼,对海平面波动十分敏感,存在巨大的水涝灾害风险。“王张华教授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鱼山遗址出土的人面纹陶器耳,形象稚拙可爱,纹路宛如先民生动的笑脸,有考古专家称其为“宁波的微笑”。在遥远的史前时代,我们的先民已经有了乐观开朗、自强不息的性格特质。“通过研究触发良渚文化衰变的重要环境因素,我们也能推测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可以想象正是受自然环境影响,先人有了自己的信仰,变得更加团结。”


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


  青年报:可以介绍下您和团队如何通过考古遗址中的微体化石,来判断当时的环境因素?

  王张华:研究考古遗址的环境变化,可以说是上海和浙江的考古部门的优良传统。我们通过分析遗址地层的微体化石,比如孢子、花粉、沟鞭藻和硅藻。这些微体生物都有很多属种,有一些属种对其生存环境有特殊要求。我们通过显微镜下鉴定这些微体化石的属种组成,从而探寻当时所处的环境,比如是淡水环境或是海侵地层。

  青年报:研究考古遗址探寻当时的自然环境,对于如今的中华民族有哪些意义?

  王张华: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贾谊《论积贮疏》就有“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的说法。良渚文化末期的气候、海平面变化和我们当前面临的气候形势——即全球变暖、海平面加速上升非常相似。我们应该重视海平面的上升可能带来的自然灾害,提前做好预警工作。

  

阅读原文   


记者陈泳均

来源丨青春上海

编辑丨赵一航

编审丨戴琪


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阅读:

青年报丨回溯千年 遥望先民自强不息 华师大科研团队发现良渚文化变迁的重要环境触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