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作为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行动计划》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明确了行动目标,强化了职责内容。本期“对话”栏目特别邀请学生心理健康领域专家对《行动计划》进行解读。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刘博智
【对话嘉宾】
胡谊 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周晓林 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名誉院长
官锐园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心理学系主任
乔志宏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
席居哲 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四位一体”构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新格局
主持人: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它的出台有什么重要意义?
官锐园: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特别强调“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这对做好新时代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保障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行动计划》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促使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更加健全。《行动计划》中涉及学校、家庭、社会各层面的工作重点和行动策略,也都是对这一工作总目标的具体实践。“四位一体”的目标涵盖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关键环节,而在这四个关键环节中,又涵盖了各自不同的工作要点和基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