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依托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的经验事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意识的价值凝结,其呈现必然附着于特定的载体。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书信日记是承载、表达与确证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载体,不仅客观记录着党史上的重要事件,更见证了伟大建党精神酝酿、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系统研读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书信日记,既可以揭示伟大建党精神“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又可以透析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的内在理路,为新时代赓续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供经验参考。
以信仰为炬的真理求索
中国共产党人书信日记中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理论思考与信仰追求的表述,记载了他们学习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反映了他们探究与坚持真理的实践历程,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将共产主义内化为价值信仰的思想轨迹,彰显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主要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探寻真理,并逐步实现从知识理解、接受到价值认同的跃迁。毛泽东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等著作,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他在答复“目前信仰何种主义”时写道:“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陈云也是在阅读《马克思主义浅说》《资本主义制度浅说》《共产主义ABC》等著作的过程中,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无独有偶,杨闇公在日记中写道:“午后阅《唯物史观》的浅释,始知马克思学说真谛所在。”这与毛泽东、陈云等人的阅读经历形成互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通过阅读经典著作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基本路径。此外,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投身革命斗争实践中,实现了从理论认知到价值信仰的跃升。周恩来在致觉悟社社员的信中写道:“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即使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肖劲光仍然强调“自己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坚定不移的”,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生死考验前对信仰的坚守。
以行动践诺的使命自觉
中国共产党人书信日记中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忧患意识与救国情怀的文本表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彰显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鸦片战争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共产党人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书信日记记载了他们挽救民族危亡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担当。任弼时在赴苏俄留学前写给父亲任思度的信中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的远大抱负,“况现今社会存亡生死亦全赖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聂荣臻虽然身在异国,但仍心系祖国安危和人民疾苦,在给父母亲的信中写道:“男也虽不敢云以天下为己任,而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俞秀松加入讨伐陈炯明的北伐军,痛斥反动军阀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在给父母的信中强调“我要救中国最大多数的劳苦群众”,表达自己“救人民”的志向,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以热血铸就的革命气节
中国共产党人书信日记中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斗争意志与牺牲精神的文本表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懈奋斗的坚定意志,彰显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周恩来为悼念黄爱烈士作诗《生别死离》:“梦想赤色的旗儿飞扬,却不用血来染他,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革命的艰巨性和残酷性有着清醒认识。同时,他勉励觉悟社社员发扬不怕流血的精神,“种子散在人间,血儿滴在地上”,实现共产主义理想需要为之奉献,为之牺牲。在民族危亡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淬炼出为阶级解放事业而不懈斗争的革命气节。恽代英在上海组织工人运动时,被国民党重金悬赏缉拿,但他不顾个人安危,始终奋斗在一线,为革命事业拼尽全力,“我为此而献身,也是死得其所!”后来,他在狱中写下“我们并不怕死,胜利就在我们眼前”的诗句,体现了为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壮志豪情。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中国共产党人依然保持崇高的革命气节。陈延年在临刑时面对刽子手的叫嚣呐喊道:“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彰显了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共产党人黄竞西在给岳舅的遗言中写道:“我为党牺牲,有无上光荣”,字里行间饱含了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在给党内同志的诀别信中,他更是坚定表示“为党牺牲,是我心愿,我愉快的,惟望你们继续前进”,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以生命为契的忠诚品格
中国共产党人书信日记中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组织纪律与人民立场的文本表述,反映了他们对组织纪律的自觉遵守和对人民利益的价值承诺,彰显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1927年10月15日,毛泽东在湖南水口村叶家祠堂带着六名新党员宣读入党誓词:“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生动诠释了“对党忠诚”的精神品格。此后,毛泽东始终坚持新党员入党要举行宣誓仪式,体现了他对组织纪律的重视。在革命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对党的忠诚放在首位。邓颖超和周恩来之间约定“不要在一个具体部门共事”,并且“一定要在任何情况下都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机密”。历经数十年风雨,他们始终谨守着这个约定,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纪律性内化为共产党人个体行为准则的过程。此外,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始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核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谢觉哉在目睹家乡民众苦难后,在日记中写道:“同是人类而享受的生活,相差总有百千万级。”大革命失败后,董必武辞去湖北省政府委员、农工厅长和《汉口民国日报》经理的职务,“现既不能奉行钧府法令,复无以慰地方人民,再四思维,惟有辞职”,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将人民利益置于个人得失之上的价值准则,彰显了伟大建党精神中“不负人民”的精神底色。
作者丨陈红娟 潘俊杰(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研究基地助理研究员)
来源丨文汇报
编辑丨王蓝萱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