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义务教育新课标的发布,标志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步入核心素养时代。两年来,政策层面上,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很多人会问,与既往的教育相比较,步入核心素养时代,培养的人会有什么不一样吗?培养方式会有变化吗?评价改革往什么方向走?
核心素养关注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做人
究竟什么是核心素养?
杜威37岁创办了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又叫杜威学校,他把教室转化成工作坊,让孩子们在做事中解决真实问题,发展能力。今天,在一些学校里,7岁儿童可以围绕“通过发明和发现取得进步”这一主题进行探索。比如,假设要过一天原始人的生活,在没有衣服、房屋、工具和生活用品,以及没有火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如何生活。他们要以原始人的身份,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从事实验制造、装饰设计和创造发明。在这样的探索中,孩子们会开始进入角色——“我是黏土探索者”“我是火的发明者”,他们会在实践中学习计算、测量、阅读、艺术,把想法通过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赋予各种活动以概念性的理解。这种能力就是核心素养,即把三维目标融合起来,回到真实情境,解决真实问题的高级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育部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三维目标,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达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所谓的三维目标的培养探索确实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反映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比如,所有学科学习均指向三维目标,导致学科本质被忽视,学科学习的边界不清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纲。核心素养,即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之后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关键能力聚焦学生能够做事情,必备品格指学生能够坚持把事情做正确,正确价值观指向学生愿意并习惯做正确的事情。
由此可见,核心素养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做成事情,更关注学生对社会的贡献,关注学生做人。同时,这些素养的发展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实现的,这就进一步彰显了学科本质。
摆脱机械重复,让学生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
传统教学聚焦于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教学被简化为知识传递。就学习新知识而言,适当的重复确实能够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而且重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做到。也正是因此,在传统课堂教学实践中,机械式的重复学习被学校和家长所青睐,并且成为学习所有学科的重要学习方式。但是,通过机械重复的方式过度强化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记忆和理解,往往容易导致学生事倍功半,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另外,机械式的重复学习往往会导致学生将学习过程分解为学习片段,这很容易割裂学习的内在一致性和逻辑性。比如,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如果过度强调学生记住一个一个的单词,但是对单词何时用、如何用等缺乏关注,就很容易导致学生记住了单词,但是无法形成对英语学科本质的理解。而聚焦核心素养,是通过“做中学”让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形成。这样有利于从整体育人目标出发,将学习作为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一个整体,规避了学习过程机械化和碎片化的风险。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也更加关注让学生能够像专家一样思考,关键是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不同学科专家的思考方式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针对不同学科,“做中学”的具体表现是不一样的。比如,语言类学科更加关注学生通过完成学科任务进行学习;科学学科关注学生通过完成科学项目进行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关注学生通过在辨析的过程中进行学习。
聚焦评价改革,从重知识点测试转向收集“问题解决”证据
考试评价改革是牵动整个教育改革的“牛鼻子”,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传统考试评价中,对知识点的测试是重点,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记忆和理解。正因如此,考试评价出现了被异化的倾向,这主要表现为:将学习评价等同于对知识结果的评价。课堂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少甚至不开展课堂评价,最多只是在课堂结束时考察一下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将学习评价窄化为终结性评价,无法为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证据,无法获取学生课堂学习的信息,其课堂教学决策也无法基于证据展开,这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已经认识到课堂评价的重要性,但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多是采用针对知识点的一问一答等形式展开,这不仅仅导致教师无法准确获取学生学习信息,甚至会误导教师的教学决策。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评价改革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侧重点。一方面是关注基于问题解决开发评价任务。核心素养本身具有实践性,因此在评价任务中需要嵌入真实情境,通过学生完成真实情境下的任务判断学生素养表现。这是课堂教学评价和考试评价的一个重要倾向,考试不再聚焦于点状的知识,而是关注学生通过问题解决过程判断学生的素养发展状况。近两年,上海市的中高考模拟考试题均非常关注真实情境创设,让学生在运用学科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素养,而不再局限于知识和技能层面的评价。
另一方面,是对评价本身功能的理解得到发展,即评价过程是要获取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证据,而收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证据又是一个不断将评价任务与学习过程融合的过程。
此外,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评价亟待超越传统纸笔测试,推进表现性评价。核心素养是行为表现的依据与引领,行为表现是核心素养的“出口”与发展途径;核心素养只能通过植根于情境的“表现性任务”来评价,而非传统的纸笔测试。学生完成“表现性任务”的过程既是评价过程,又是教学与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自然能够得以进一步发展。
作者丨雷浩(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
来源丨文汇报
编辑丨王蓝萱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