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是助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布局全面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具备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的良好基础。同时,也存在龙头企业缺乏、数字经济融合渗透深度不够、产业间协同互补不足、关键数字技术基础研究能力较弱等问题,还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以及数字中国建设深入推进,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必须加快在数字经济产业谋篇布局,力争在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中占据领先地位。
要聚力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龙头,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一方面,“内育外引”双轮驱动,培育数字经济产业龙头企业。既要充分发挥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已有发展基础的优势,支持本地优秀头部企业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又要大力引进国际国内龙头企业到上海及长三角地区落户,形成内外良性竞争、相互促进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抓住产业链关键环节,打造产业链龙头企业。着力培育互联网、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中心等处于产业链枢纽地位的龙头企业,依靠枢纽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要聚力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一方面,提升上海服务区域一体化功能,引领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发挥苏浙皖比较优势,实现分工合作、错位发展。发挥江苏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浙江数字经济领先优势,安徽创新活跃强劲、内陆腹地广阔等优势,通过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整合提升一批产业集聚发展平台,将长三角地区打造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制造基地、全国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数字创新策源地。
要聚力打造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一是着力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发挥上海张江、浙江杭州、江苏南京、安徽合肥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共建多层次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大平台,协同推动数字经济领域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率先建立区域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区域产业升级服务平台。二是推动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发挥电商平台、大数据核心技术和长三角制造网络等优势,加强数字新技术多场景、多行业研发应用,推动数字化、信息化与制造业、服务业融合。三是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依托现有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立健全协同联动机制,联合共建国家级数字经济产业成果孵化基地和双创示范基地,打通原始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道,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
在此,笔者就长三角地区打造数字经济创新高地提出建议: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树牢一盘棋思维,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长三角规划,深入研究上海市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持续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行动纲要,推动构建以龙头产业为核心、一流产业为支柱、中小型产业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的集群式发展格局。建立监管评估体系。
突出创新引领,将创新驱动摆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以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和赋能为抓手,持续加大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领域的科研投入和技术攻关布局,引导企业增强数字化自主创新能力。以推进数字经济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为导向,支持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协同发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项目孵化。依托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长三角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等国际一流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一批开放共享的实验室和算力中心,为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科技设施和研发环境。
注重精准施策,制定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政策。大力发展具有上海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以优势企业为牵引,在集成电路、数字金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支持培育一批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产业。着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以大型央企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在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等领域打造一批拓展产业边界的新模式与新业态。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价值创造。
完善机制保障,营造健全健康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环境。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有序开放公共服务领域和政府部门数据,大力推进长三角区域营商规则衔接、资格互认、标准对接。打造数字化人才集聚高地,大力引进一批“高精尖缺”顶尖人才,积极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培养面向数字化业务需求的技术型、市场型人才梯队。
作者丨伍爱群(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上海航天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长)
来源丨联合时报
编辑丨钱梦童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