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精准扶贫,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实现全面小康、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在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新时代的社会救助将面临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工作挑战。为未来长效社会救助工作的开展,由华东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于11月23-24日在华东师大召开。
第六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在校召开
华东师大副校长梅兵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梅兵首先祝贺会议在我校顺利召开并欢迎和感谢各位嘉宾和专家参加本次研讨会,梅兵在讲话中指出,刚刚结束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脱贫攻坚和2020年后解决相对贫困提出了新任务、新精神和新要求,召开本次研讨会非常重要并恰逢其时。同时,梅兵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史和学校当前的重要工作部署,以及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尤其社会保障学科发展的基本情况。最后,梅兵对华东师大与社会各界的深度高水平合作与进一步推进社会救助事业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华东师大副校长梅兵致辞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在开幕式上作主旨报告,并对社会救助制度改革与立法的未来方向与基本原则提出了许多新的建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作主旨报告
会议开幕式由华东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部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钟仁耀教授主持,经济与管理学部党委副书记高向东教授出席了开幕式。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社科院等国内知名高校的学者们,以及来自民政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政府官员与专家对中国社会救助面临的问题、改进的方向和具体的措施做法,提出了战略性、前瞻性同时又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具体措施与做法。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刘喜堂司长和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王杰秀主任以及部分省地民政部门社会救助负责人也参加了会议,参会学者、各界嘉宾对新时代社会救助的改革与发展共同进行了研讨,汇聚形成了有关社会救助发展的真知灼见。
与会嘉宾对促进全国层面的社会救助立法的必要性与进一步推进实施高水平社会救助进行了充分的探讨。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根据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救助的新要求,对我国社会救助提出了七个“围绕”的改革思路:围绕“体系”“衔接”“兜底”“统筹”“服务”“便民”“法治”做文章,指导未来的改革与发展。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杰秀提出了社会救助现代化的设想,从体制、机制、理念上,明确社会救助的具体内涵和制度支撑体系的构建思路。与会专家学者集中进行思想碰撞。南开大学关信平教授认为在我国消除绝对贫困之后应当关注相对贫困问题,应当与现有贫困线形成有机衔接,体现平衡社会治理的理念。南京大学林闽钢教授对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目前的共识和存在的分歧展开分析,认为我国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需要达成全国层面统一原则的立法进程阶段,从而在全国层面统领社会救助事业的推进。华东师大钟仁耀教授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重新认识贫困以及如何构建防范社会贫困的长效机制,认为应该从支出角度衡量和判定贫困比较精准。南京大学童星教授回顾了我国社会救助70年发展的历程;中国社科院唐钧教授对我国小康社会实现后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行了展望设计;西南财经大学林义教授对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提出了设想;中国人民大学杨立雄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左停教授分别给予云南贫困县和老年贫困的调研,提出了基层扶贫的实证经验与证据。本次会议设置九个平行分论坛议题,汇聚全国政府、高校、社会组织的近300位专家同商共议中国社会救助的发展。
大会高规格汇聚了本领域的顶尖专家,为中国新时代社会救助事业的推进诊断把脉,并提供了成功经验与参考借鉴。在党中央高度重视精准扶贫、着力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全新时代,从立法层面重视和实现社会救助制度的高水平推进,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需要,是未来开展社会救助事业的基石。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社会保障学术科研团队致力于科研服务社会,为国家社会救助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图文、来源|经济与管理学部 编辑|王晓荣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