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

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全面推进 “海洋科学十年”项目:李道季团队完成埃及、泰国和越南联合野外调查

2024年11月24日 卓越学术 生态+

  海洋塑料和微塑料污染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重大海洋环境问题,河流则是陆源塑料垃圾入海的主要途径。自2013年起,李道季教授团队开展我国海洋塑料和微塑料污染监测分析技术、源汇过程、风险及管控应对方面的研究。长期以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联合国环境署国际合作项目等支持下,团队建立了河流通量观测方法,围绕河流向海输运陆源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的通量、途径、管控等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从南到北我国沿海15个典型入海河流,开展了30多次的野外航次实测调查,特别是针对长江河口,开展了季节性、多点全水层、全潮周期多要素的现场观测,科学地估算了我国沿海主要河流微塑料和微塑料入海通量。上述工作为团队承担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计划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人口密集、垃圾处理能力相对落后等原因,亚太地区及其河流被认为是全球塑料垃圾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和输入海洋的热点。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在2017年4月起主持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科学委员会西太分委会(IOC/WESTPAC)“亚太区域海洋微塑料来源、分布、输运和归趋”国际合作项目成果的基础上,2019年,李道季教授团队通过举办“第二届WESTPAC科学研讨会暨第三届WESTPAC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海洋塑料及微塑料分布、来源、归趋及影响研讨会”,组织成立“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国家河流和沿岸塑料和微塑料向海洋输送通量研究”工作组,启动亚太地区河流塑料和微塑料入海通量合作研究。2021年,在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西太平洋区域启动会议上,李道季教授召集和主持题为“河流塑料和微塑料十年行动孵化器”的专题会议“Stem the tide of plastic and microplastic transport from rivers to the ocean”,正式组织启动“海洋十年”行动的申请和筹备。2022年初,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分委会(IOC-WESTPAC)共同发起“减少亚洲地区河流塑料垃圾入海”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项目(Decade Action UN22. Stem the tide of Asia’s riverine plastic emission into the ocean),旨在从河流输入源头上解决亚太区域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问题。2022年6月该项目顺利获批,随后,团队高效高质量快速推进项目计划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2022至2023年间,项目团队召开系列线上会议,细化项目的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2023年11月20-22日,团队在华东师大海南研究院举办了“遏制亚洲河流塑料垃圾向海洋排放”国际研讨会。来自孟加拉国、中国、埃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日本、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11个国家近50位知名学者、政府、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专家代表等参加了本次会议,一致达成了在亚太地区选取典型试点河流开展第一阶段合作研究的意向,成立了各国研究现状评述以及河流塑料通量研究方法学两个工作组,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遏制亚洲河流塑料垃圾向海洋排放”国际研讨会(2023年11月,海南三亚)

  2024年4月,在泰国曼谷举办的第二届联合国海洋十年区域会议暨第十一届西太平洋国际海洋科学会议(2nd UN Ocean Decade Regional Conference & 11th WESTPAC International Marine Science Conference)上,团队联合项目核心成员分别组织召开了“Source, transport, fate, impacts and mitigation strategies of marine plastics and microplastics”分会场会议和“海洋十年”项目专题研讨会,成为这届大会报名和参与人数最多的会场。在海洋十年项目专题讨论会会场,来自全球60余位专家围绕项目开展的四个核心问题分组开展了热烈讨论,取得了十分积极有效的反馈,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同时在这一届大会上,李道季教授因其在海洋塑料垃圾及微塑料污染研究和应对领域在该区域长期作出的卓越科学贡献和领导力获得“IOC/WESTPAC杰出科学家奖(2024)”。

第二届联合国海洋十年区域会议暨第十一届西太平洋国际海洋科学会议海洋微塑料分会场(2024年4月,泰国曼谷)

第二届联合国海洋十年区域会议暨第十一届西太平洋国际海洋科学会议海洋十年项目专题讨论会会场,参会专家正分组进行热烈讨论(2024年4月,泰国曼谷)

  与此同时,项目针对典型试点河流的塑料和微塑料输出通量、污染热点等问题,团队积极推进野外联合调查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先后顺利完成了埃及、泰国和越南联合野外调查,获得了大量宝贵的样品,同时在采样地积极分享了“研究和应对河流塑料和微塑料污染”的中国经验,获得了合作伙伴的高度好评和认可。

  2024年1月16日至1月26日,团队Khalida Jabeen助理教授带领宗常兴、何轶男和王星火三位博士,与埃方谢赫大学合作伙伴沿尼罗河流域至河口开展了高强度、密集的野外采样工作,全程近2000公里,获得了该地区首个河流塑料和微塑料连续样品集,全面评估了尼罗河流域塑料和微塑料污染基本状况、通量和热点,数据将为该地区河流塑料和微塑料的管控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埃及尼罗河部分采样站位

团队成员与埃及合作伙伴在尼罗河开展塑料和微塑料联合调查(2024年1月,埃及)

  2024年4月,团队博士后朱礼鑫带队对泰国湄南河河口进行了初步考察,与泰国合作伙伴确定了采样计划。2024年7月,他带队赴泰国湄南河等五个重要河口与泰国合作伙伴普吉岛海洋研究所团队成员开展联合调查,重点探究了湄南河河口塑料和微塑料在一个潮周期中输运特征、通量、分布热点,并在泰方团队的合作下,获得了包括湄南河在内的泰国湾五条主要河流的大塑料样品,分析了其组成,辨明了主要来源,为后续的政策应对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此外,团队还向泰方团队捐赠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体表层微塑料采集网,用于后续泰方河流微塑料的持续观测。朱礼鑫博士还对泰方团队十余名成员进行了采样和分析的技术培训。

中泰合作团队在泰国湄南河河口开展初步考察(2024年4月,泰国曼谷)

团队成员在河流沿岸布设微塑料大气采样器(2024年7月,泰国曼谷)

团队在泰国湄南河河口开展野外调查(2024年7月,泰国曼谷)

团队在泰国湾五条主要河流塑料垃圾的分类现场 (2024年7月,泰国 安帕瓦)

向越方团队捐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塑料采样设备(2024年7月,泰国 安帕瓦)

中泰联合调查团队合影 (2024年7月,泰国 安帕瓦)

  2024年10月,团队朱礼鑫博士带队赴越南会安河河口开展项目联合野外观测。基于多种监测方法和手段,联合团队全面调查了会安河口大小潮两个潮周期内河流及岸滩中塑料和微塑料的污染特征、输出通量以及输运途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在采样期间合作制作了河流及岸滩塑料和微塑料采样等培训视频,用于后续伙伴国科学家的技术培训工作。

调查团队在河流岸滩进行采样调查(2024年10月,越南会安)

中越联合调查团队在会安河口合影(2024年10月,越南会安)

  除了现场采样和实地考察获取科学数据以外,海洋十年项目团队还致力于继续培养发展中国家青年科学家和学生对海洋塑料和微塑料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共享科学研究平台和资源。项目还注重多学科、多部门合作,关注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私营部门在应对河流塑料和微塑料污染治理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针对实际考察中河流中丰度较高的渔业垃圾及一次性生活塑料垃圾,团队积极探索应对方案。2024年10月和11月团队成员先后考察了海南省海口市三联渔港“渔船打捞垃圾”模式以及厦门陆海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对低值塑料分类回收的典型实践和技术创新案例,获取了宝贵的中国经验,并与各国合作伙伴及利益相关方积极分享,共同促进亚太地区塑料垃圾污染管控、基础设施、技术、行为和循环经济等的解决方案,以减少河流塑料垃圾和微塑料向海洋的输入。

团队成员为马来西亚青年学者和学生提供微塑料分析和检测培训

团队成员与合作伙伴考察海南省海口市三联示范渔港(2024年10月)

  开展科学普及和宣传也是项目的重要工作,团队成员组织和参与了大量的科普活动。其中不乏非常具有影响力的科普活动。如:202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应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SEAMEO)SEPS特邀,李道季教授为东南亚教育部长、大中学校长和教师等作题目为“终结塑料污染:实践与经验”科普讲座,YouTube全球直播,会议组织方统计参加受众峰值达6000余人。2023年9月李道季教授和团队成员应邀参与了上海东方卫视的公益环保纪实综艺节目《一路前行》节目录制,在其中分享了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研究等有关的科学知识,实地讲解和演示操作海上微塑料采样和实验室分析技术方法,通过切身实践,向公众普及海洋塑料和微塑料污染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后续项目团队将进一步推进项目各项工作进度,计划2025年开展亚太地区青年学者的线下培训,并与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合作伙伴团队开展野外联合观测和合作研究,继续推进本项目成果服务亚太地区河流塑料和微塑料污染应对的区域管理可持续发展方案,促进世界各国更加深入地参与海洋塑料污染全球治理进程。



来源|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编辑|沈婷钰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