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充分做好学生返校疫情防控准备工作,按照上海市、学校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相关精神和要求,结合学校工作实际,4月25日上午9:00,华东师大在中山北路校区组织开展了学生返校疫情防控模拟演练。副校长戴立益担任总指挥;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总指挥部成员,来自学校办、教师工作部、学工部、保卫处、后勤保障部、校医院以及各学部院系等近70名教职员工全程参与。
我校组织开展学生返校疫情防控模拟演练
副校长戴立益担任学生返校疫情防控模拟演练总指挥
重点区域重点环节 防疫严密又暖心
校门口右侧设置隔离通道,地上粘贴间距标识,学生佩戴口罩间隔1米有序排队,依次进行健康绿码检查,凭校园卡识别身份,进入测温区检测体温……这是模拟返校学生的演练人员走进校园需要过的第一道“关卡”。
佩戴口罩间隔1米有序排队
健康绿码检查
进入测温区检测体温
根据学校制定的返校预案,在第一道“关卡”处,体温值正常的学生方可入校。如果有体温值过高的学生,将立即引导其至测温区旁边的留观点休息,由校医院医生进行二次测温,确实发烧的学生由校医院跟踪处理,专车送至指定发热门诊。执勤人员穿戴防护装备,对体温检测区域进行全面消毒。
体温值过高的学生由校医院医生进行二次测温
模拟发热学生就近送往发热门诊
校医院制定了详细的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处置方案,制作张贴《校内发热人员应急处理流程图》,简单直观,便于操作。发烧送医学生经医疗机构诊断为普通疾病的,如不具备单人居住条件,将转运至校内临时居住点入住观察。除了提供口罩、体温计等防疫物品外,临时居住点已参照14天基本用量备好爱心生活包,内含毛巾、洗发液、沐浴液、牙膏、牙刷、梳子、脸盆、抽纸、饮用水、香皂、洗衣皂、晾衣架、热水壶等。
校内临时居住点
临时居住点的爱心生活包
整齐摆放的“一人一桌,同向就坐”餐桌提示,近半米高的“一字”隔离板,在食堂入口处,学生进行手部消毒,测温合格后,方可进入食堂,醒目的提示和隔离板,提醒同学们注意间隔就坐用餐。
食堂入口进行手部消毒
食堂入口需测温
餐桌上醒目的提示和隔离板
学校规定,食堂就餐区域开窗通风、换气,每日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食堂改变菜肴结构、菜单,以快餐方式提供A、B、C套餐,注重营养结构、清淡适口。
每个餐厅开设盒饭套餐外带专窗,鼓励师生打包外带就餐,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制定供餐流程,食堂单向进出,进口提供免洗手消毒液,使用1米线间隔标识,专人测体温,延长供餐时间,分批分时错峰就餐。另将安排志愿者到食堂餐厅现场维持就餐秩序、引导就餐人员按学校防控工作要求就餐。
学生返校前,食堂就餐人不多的时期,采用一人一桌,同向就坐用餐;学生返校后,食堂就餐人数增加,采用“十字”“一字”等隔离板,座位隔离就坐用餐。同时,继续做好食堂垃圾分类。
“一人一桌,同向就坐”的餐桌提示
“体温正常吗?是哪个学院的?”进入宿舍楼前,学生需要再次进行体温检测、出示校园卡,宿舍工作人员逐一询问确认信息,和提前打印好的花名册核对无误后方可放行,同时发放相关须知等,提醒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和宿舍通风。
模拟出现发热学生后处理流程,行李做标记留存宿舍,学生前往校医院复测
进入宿舍楼前学生需要再次进行体温检测
宿舍工作人员核对信息
顺利入住后,每位返校学生会发现,书桌上已配好学校为大家准备的贴心防疫“五件套”:约两周用量的口罩、一根水银温度计、一瓶消毒酒精棉、一块药皂,还有一本《校园防疫生活须知》。宿舍楼内设单向进楼和出楼通道,公共区域、公共设施以及扶手、门窗等高频使用部位进行全面的清洁消毒,保持门厅、盥洗室、淋浴间、走廊等室内空气流通。宿舍区不接待访客。
学生返校前,学校学工部门和后勤部门还将联手征询同学们的需求,在网格化管理架构下,宿管阿姨和住楼辅导员们根据学生“下单”需求,提供为宿舍通风、晒被子、清理易腐食品物品或垃圾、代取物品进行邮寄快递等各类“暖心”服务,争取让同学们返校就能安心入住。
宿管阿姨和住楼辅导员们将提供各项“暖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