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富学,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博导,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座教授,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化交流史学会副会长、甘肃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甘肃省钱币学会副会长、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副会长、甘肃省文史馆研究员。 主要从事敦煌学、西北民族史、石窟艺术与考古、中外关系史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西部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科研项目、国家民委重点项目等10余项。出版《回鹘之佛教》《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西夏与周边关系研究》《回鹘文佛教文献研究》《敦煌民族史》《敦煌写本禅籍辑校》等学术著作39种,发表论文480余篇,序跋评论80余篇,译文百余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优秀成果一等奖三次,二等奖三次,三等奖二次。主编《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35册)、《中国西北宗教文献》(54册)、《中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丛书》(10册)、《敦煌与丝绸之路学术文丛》(12册)、《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书系》(第I-IV辑,50册,2016年度、2018年度、2022年度、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丝路佛教造像研究丛书》(16册,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等多种丛书。
敦煌石窟壁画之用色在早期和晚期差异很大,唐代以前以红色为主,唐代以后以绿(蓝)色为主。这些绿(蓝)色壁画此前大多被归入“西夏洞窟”,数量多达142个。然西夏时代敦煌荒无人烟,经济凋敝,不具备大规模营建石窟的条件。揆诸时代比较明确的西夏绘画艺术品,无一例外地要么全为红色,不见绿色;要么以红色为主,偶有绿色为辅。史书记载西夏尚红贱绿,规定官员穿红衣,百姓穿青绿衣,以别贵贱,与出土文物所见一致。原定“西夏洞窟”绝大多数为绿地壁画,与西夏之色尚相抵牾。回鹘在尚绿尚红,由于高昌回鹘佛教艺术取法唐代,壁画多以红色为主,但由于受到尚绿传统影响,出现绿地壁画,对敦煌曹氏归义军晚期和沙州回鹘壁画造成重大影响,形成主流风格绿地壁画。蒙古同样尚绿、尚蓝,故元代敦煌壁画均以蓝绿色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