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瑞波,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自然资源部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获得了上海市劳动奖章。2009年在大连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0年起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工作至今。主要从事极地海冰物理过程研究,曾先后9次参加国内外的极地考察,2次担任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首席科学家助理,作为中方协调人组织我国科学家深入参加了MOSAiC气候多学科研究漂流冰站观测计划。在北极冰基浮标国际观测网络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基于观测数据阐明了海冰-海洋跨季节的互馈机制和冰场形变的尺度效应,为高分辨海冰模式的研发提供了观测依据。在JGR、TC、RSE、ESSD等地学主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研究成果获得海洋工程科学技术特等奖等省部级奖励6项。目前担任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冰冻圈工作组国家代表、南极科学委员会物理工作组国家代表、世界气候研究项目/气候与冰冻圈北极海冰工作组成员、中国海洋学会海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基金委共享航次计划指导专家组成员,是Journal of Glaciology等期刊的编委。
近40年,北极海冰快速减少是地球表面发生的最明显的变化之一,消耗了地球表面增加热量的1%。北极海冰快速减少激发了反照率正反馈,其辐射冷却效应降低了约20%。北极海冰自身的物理性质发生多尺度复杂的变化,给海冰数值模拟、北极气候评估以及航道利用带来了诸多挑战。基于现场和卫星遥感观测,对北极海冰实施了持续15年的观测,研发了一系列适用于冰封海洋布放的海冰观测技术装备,理清了海冰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关键过程,揭示了海冰物理过程对气候和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通过介绍和讨论对北极海冰多尺度物理过程有观测依据的新认知,为提高北极系统可预测性提供新视角。